
聚焦創新發展,共討行業新趨!
9.28日,由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武漢華中科大土木工程檢測中心共同主辦的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武漢站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來自武漢地區以及周邊地區的監測、檢測機構,設計院、科研院所,技術專家和企業界近160多名參會代表齊聚,共同探討監測行業發展,進一步提高土木行業內對結構物健康監測的認可和重視程度,為行業提供一個高層次技術交流的平臺,加速推進結構安全監測技術在國內的發展。
近年來,對一些大型結構物進行健康監測與安全評估,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建立安全預警系統已經成了國內外學術界以及工程界都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傳感器技術、信息采集技術以及測試分析技術的迅猛發展,基于各種監測技術的實時、連續性的結構健康監測系統諸如在橋梁、高層建筑、水利等工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甚至在與圍巖相關的軌道交通與隧道、基坑等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就長遠來看,這些熱點和潛在的熱點,都將承載著未來工程應用的發展趨勢。

而北京安信卓越舉辦交流會的目的就是拓展高領域的應用思路,實現價值的傳遞。這次交流會的內容也成為本次會議的最大亮點,最新行業趨勢的分析,讓大家第一時間掌握行業發展和動態;資深監測行業專家人士分享,聚焦自動化監測領域與創新系統解決方案;技術交流互動,通過現場的對話、技術剖析和評估,同探討行業發展先機。
本次會議很榮幸由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的李斌書記為我們致精彩的開幕詞,正如我們所期待的,希望關注這個行業發展的人士未來都如我們所想,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健康有序,也希望接下來能夠有更多的合作機會。相信這也正是所有監測行業工作者共同的期望!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的李斌書記致開幕詞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的李斌書記致開幕詞
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孟總對我們安信卓越的整個企業發展路徑、發展理念以及本次會議的主題進行了簡短的闡述,正如孟總介紹,“安信卓越就目前的發展狀態來說,合作單位700余家,兼容硬件600多類,在線項目近400個,而旗下的52監測網,在2年的時間里,注冊量也達到了7000余人,百度收錄近2w篇文章。由此看來,這一方面說明了行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大家對我們公司的認可,并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對此,我代表我們北京安信向大家致以最真摯的感謝!而本次會議,我們也希望借助這樣一個專題會議,讓大家對我們公司旗下的"知物云"監測平臺2.0版本的各項功能和服務模式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大家能夠看到我們企業這幾年根據市場響應及反饋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更希望大家能夠有機會體驗我們的平臺、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們的產品通過專業化打磨更能適應項目的專業化需求。也更希望通過本次會議,從多個方面,讓我們對當前以及未來的整個自動化垂直領域有一個系統化的認識。”

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孟總在對安信卓越的整個企業發展路徑及發展理念和本次會議的主題進行闡述

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孟總在對安信卓越的整個企業發展路徑及發展理念和本次會議的主題進行闡述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力學學院建筑工程系主任羅輝老師,是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稱號獲得者,學術兼職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湖北省青年巖石力學委員會員,武漢公路學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專家,主要研究結構損傷識別,結構安全檢測評定,結構健康監測等。羅老師本次會議上做了關于《土木工程結構安全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的報告。他用他超強的理論知識體系,讓我們看到總有一批人在認真的做科學研究,為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不斷付出,也讓我們有幸接觸和了解到不斷創新的新技術以及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羅老師在做關于《土木工程結構安全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的分享
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的碩士生史晶,研究方向為大型橋梁的施工監控與健康監測,目前正在參與武漢市四環線青山長江大橋的施工監控項目。他就《在線監測技術在橋梁全壽命周期安全監測的應用》作了報告,史工的演講,為我們分享了整個項目現場的運營,整個生命周期的監測需求,在復雜施工環境下,自動化監測各階段存在的現實問題,讓我們對自動化監測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有了新的認識,使現場的參會人員對整個生命周期的監測需求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為我們未來施工監測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價值。

史工在做《在線監測技術在橋梁全壽命周期安全監測的應用》的分享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黨支部書記劉志文老師,是國際橋梁維護與安全協會中國組團會員,湖南省公路學會會員、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智慧城市道路與橋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近年來主要開展了大跨度雙幅橋梁氣動干擾效應研究、大跨度橋梁渦激力展向相關性研究、山區地形橋位風特征與大跨度橋梁風振影響研究、大跨度橋梁非線性顫振穩定性與橋梁結構運維關鍵技術等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并應用于實踐工程中。劉老師的報告《山區大跨橋梁施工期風觀測與振動響應監測研究》對山區大跨橋梁項目在風荷載作用下響應特征深入研究,對細化的風速作用領域有了更深的理解。

劉老師會議現場圖
會議期間,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王力寶王總做了《微形變雷達監測儀在橋梁健康檢測中的應用》的報告分享,在此期間,王總對微形變雷達監測儀及其他硬件設備進行了講解,讓我們更多的了解硬件產品,同時也對硬件產品有了更新的認識。

圖為武漢雷博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總做報告分享
楊才千老師,是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擔任中國儀表協會設備健康監測與預警分會常務理事,日本土木學會結構健康監測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先進傳感與結構健康監測、智能材料與結構、新型FRP與FRP-混凝土復合結構。楊老師在《光纖傳感技術高性能化及其在結構健康監測中的應用》的演講中,針對結構健康監測的需求與挑戰做全方位的分享,同時從宏觀到微觀闡述了健康監測的發展歷程,對未來健康監測發展趨勢給予了肯定。

圖為楊才千老師在本次會議中聆聽他人演講
王達老師是全國公路優秀科技工作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會員,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ASCE)會員,國際頂級結構期刊《Engineer Structures》、中國交通頂級期刊《中國公路學報》等知名刊物特邀審稿專家,獲得系列研究成果,先后應用于雅西高速臘八斤特大橋、宜瀘高速南溪長江大橋、敘古高速頭道河大橋等二十余座知名特大橋梁,成功解決了橋梁施工期或營運期的受力性能及變形調整控制困難等技術難題。王老師在《基于結構健康監測的鋼筋組合橋面系空間溫度梯度效益研究》的演講報告中,分享了溫度梯度對監測的影響研究,讓我們意識到單一監測因素對結構物依然存在不可忽視的作用,并希望引起大家重視。

王達老師在做《基于結構健康監測的鋼筋組合橋面系空間溫度梯度效益研究》的報告分享
武漢華巖的胡經理胡聰做了針對監測行業《高效率全無線應變、位移測試系統在橋梁及結構檢測中的應用》報告分享。在演講報告中,胡總詳細介紹了樁基靜載儀(無線)的主要技術指標及特點,進行了無線應變、位移測試系統實物組網圖的展示,也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系列傳感器對接知物云平臺并實現了長期監測項目上的應用。他的分享,讓我們對在傳感器技術方面有更進一層的理解。

武漢華巖的胡經理在做《高效率全無線應變、位移測試系統在橋梁及結構檢測中的應用》報告分享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力學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系的胡雋老師,是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專家庫成員,是《公路交通技術》第一屆編委,也是《中國公路學報》、《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等期刊審稿人,主要研究:大跨度橋梁施工監控技術,橋梁結構監測與加固。此次會議中,胡老師為我們分享的是《大跨度橋梁施工監控及健康監測》,胡老師對學校、企業的精彩介紹,讓我們對華科大有了更深的認識。胡老師一直致力于橋梁監控科研工作,在現場,他的演講可謂是非常精彩,有趣生動而又不失專業性,到現在還讓人意猶未盡。

圖為華中科技大學土木與力學學院道路與橋梁工程系的胡雋老師
在會議的最后環節,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秦中平秦總,就監測行業的認識給大家做了個人分享,在秦總的演講中,就如何把監測環節和其設計院的工作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進行了闡述,為發展相關業務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借鑒。

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秦總在做個人分享
除了專家精彩的報告分享,現場的我們還有茶歇、交流時間,參會人員在場外和場內均進行了行業間的溝通交流。

現場廠商展示

參會人員與設備廠商進行溝通交流
結束語:
近年來,北京安信卓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積極主動、自發自律的舉辦這類會議,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借助專題會議及上下游市場資源,使行業同仁能夠適時進行信息共享和技術交流,為相關業務的發展提供最真實的第一首信息及市場反饋,盡我們的綿薄之力,使同行業間攜手共進,共同抓住行業先機,加速推進結構安全監測技術在國內的發展步伐。感謝所有的教授、專家及同行的演講分享,也感謝所有的到會人員所給予我們的支持。另外我們將于10月26日在北京舉辦下一場結構安全監測技術交流會,屆時我們北京交流會見。